莫让私欲遮望眼
近期,浙江、广州等地纪委监委陆续公布一些违纪违法干部的忏悔录。曾经的市政协主席、国企管理人员、医院院长等,虽然工作职责和内容不同,但反思堕落之路时,均绕不开私欲膨胀这个心魔。
从本质上讲,私心、私欲是深藏于内心,时时欲表现出来的一种必须以公理正义压制的人性弱点。它一旦越界泛滥,便如同开启了潘多拉魔盒,导致公权作私用、公产变家产,滋生严重违法乱纪。浙江省杭州市一房管站原站长吴某某公款理财十多年,从一开始套取少量公款存入个人银行账户,到后来在多家银行购买理财产品,套取公款达76万余元,这些钱大都进了自己的腰包,他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。可见,公私不分、损公肥私,内心之“小我”不断膨胀,或随意占用公共资源,或以公帑入私囊,或一人当官亲朋好友利益均沾,私欲的闸门洞开,必至欲壑难填、一溃千里。
公生明,廉生威。公与私之间的红线,往往是廉与贪之间的界线,也是为官从政的底线。只有克己奉公、戒贪立公,才能坦荡做人、干净做事,不为利诱而动心;才能出于公心、谨慎用权,不以公权而谋私;才能树好形象、干好事业,不因私欲而自毁。公私一旦混淆不清,必然走向破坏规矩、触碰底线,直至蜕化变质、腐化堕落。
严守公私底线是大节,然而必须从小节、小事严起。唐德宗时,陆贽为宰相。德宗曾向他下过一道密旨,大意是说一概拒绝馈赠,为事恐怕不大方便,重礼不可收,但像马鞭、鞋靴之类的薄礼,收亦无妨。陆贽却严肃地说,收薄礼也是受贿,“贿道一开,辗转滋甚;鞋靴不足,必及衣裘;车舆不足,必及金璧;涓流不止,溪壑成灾。”这说明,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,防止贪贿,就要防微杜渐,从戒小私开始。戒私用公,只有从不贪小利,力戒小私做起,时刻保持对公权、公物的敬畏,对小贪小占的警惕,方能严守公私底线,筑牢思想堤坝,才能不让“管涌”隐患发展成“决堤”大祸。
“源头同是莹洁水,清浊何以多变迁?”当年张爱萍将军驻足长江、黄河源头,向东眺望发出如此感慨。一条河在“奔流到海不复回”的过程中,要想保持最初的清澈并非易事。同理,党员干部坚守公私分明、廉洁奉公的初心也并不简单。只有经常擦拭初心,不断自觉“修枝打杈”,才能不为私欲惑、过好公私关,抑制“小我”成就“大我”。(福建 向贤彪)